展开
首页>新闻中心>
“人工智能AI”为传统农业插上智慧的翅膀
2023-03-31 13:48:52
465

农业作为我国的主要产业之一,属于国内经济极为重要的组成,也是支撑整个民族不断发展和进步的保障。

由于国内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产的技术装备水平、劳动生产率偏低,围绕科技问题,国家先后出台了各种有关农业科技的政策,从中央到政府,农业科技发展近几年得到了前所未有力度的推进。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稳步崛起,相关应用已经逐渐深入到农业生产的全过程,目前用的比较广泛的就是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

目前人工智能在农业中的应用主要分为三类,并且完美符合农作物产前、产中、采收、产后全流程覆盖。

农业机器人:利用自动化机器人能够代替传统农业需要人力的操作,高效且省心。



土壤、农作物检测:利用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算法处理无人机/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实时监控土壤和农作物的生长状态。

预测分析:利用机器学习追踪模型和预测环境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比如天气变化所导致产量的增长或者减少。


在产前阶段:人工智能可以根据土壤中传感器获取的数据对土壤进行自动化灌溉施肥,并且根据农作物市场周期的分析,可以选择合适种植的品种,避免引起供大于求引起的价格下跌。

在产中阶段:计算机视觉技术可以识别农作物品种、病虫害和杂草生长程度,识别处理后完成智能防治,减少经济影响,提高农业产量,机器学习还可以处理卫星图像数据,提前预测天气对农作物的影响,提前做出预防措施,解决传统农业看天吃饭的难题。

在采收阶段:计算机视觉技术可以联合农业机器人手臂/农机完成24小时不间断自动化收集,大大解放了人力,节省了成本。

在产后阶段:可以利用计算机视觉可以对农产品做产品分级、品质检测包装等工作,利用大数据分析农产品市场行情,帮助农产品进行电商运营,辅导企业制定灵活的销售策略。根据人工智能遗传算法和多目标路径优化数学模型,对物流路径和农产品供应链进行智能优化。

针对目前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有望成为这一领域最为价值的方向,农业智能科技也将成为最具价值的赛道,未来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也会越来越细分化、多样化。

电话咨询
电话咨询
电话咨询
0532-89616709
获取资料
获取资料
官网微信
官网微信
官网微信